——、
新城疫病 雞新城疫也稱亞洲雞瘟、偽雞瘟或非典型雞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傳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難、嚴重下痢、黏膜和漿膜出血,病程稍長的伴有神經(jīng)癥狀。
1.病原 新城疫病毒是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屬的成員。 雞新城疫病毒存在于病雞的所有組織器官、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以腦、脾、肺含毒量高,骨髓含毒時間最長。因此分離病毒時多采用脾、肺或腦乳劑為接種材料。 雞新城疫病毒在雞胚內(nèi)很容易生長,無論是接種在卵黃囊內(nèi)、羊囊內(nèi)、尿囊內(nèi)或絨毛尿膜上及胎兒的任何部位都能迅速繁殖。通常多采用孵育10~11天的雞胚作尿囊腔注射。雞胚接種病毒后的死亡時間,隨病毒毒力的強弱和注射劑量不同而不同,一般在注射強毒后30~72小時即死亡,大多數(shù)死于38~48小時;注射弱毒的死亡時間可延長至5~6天,甚至更長。病毒通過雞胚繼代后,其毒力稍有增強,一般多在38小時使雞胚死亡。死亡胎兒全身充血,絕大多數(shù)頭頂部出血,足趾常有出血,胸、背、翅膀等處也有小出血點或出血斑。卵黃囊常有出血。胚膜濕潤且稍厚,并有由細胞浸潤而形成的濁斑。雞新城疫病毒具有一種血凝素,可與紅細胞表面的受體連接,使紅細胞凝集。雞、火雞、鴨、鵝、鴿等禽類以及哺乳動物中豚鼠、小鼠和人的紅細胞都能被凝集。這種凝集紅細胞的特性被慢性病雞、病愈雞或人工免疫雞血清中的血凝抑制抗體所抑制。因此可用血凝抑制試驗鑒定分離病毒,并用于診斷或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此外,新城疫病毒能產(chǎn)生溶血素,在高濃度時還能溶解它所凝集的紅細胞。本病毒對外界環(huán)境、對熱和光等物理因素的抵抗力較其他病毒稍強,在pH2~12的環(huán)境下1小時不被破壞。在密閉的雞舍內(nèi)可存活8個月,在糞便中72小時死亡。病料中的病毒煮沸1分鐘即死,經(jīng)巴氏消毒法或紫外線照射即毀滅。常用消毒藥如2%氫氧化鈉、1%來蘇兒、10%碘酊、70%酒精等在30分鐘內(nèi)即可將病毒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