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水膨脹止水條膩子型是一種預(yù)混膩子,主要由橡膠、樹脂、炭黑等原料經(jīng)混合加工而成。它具有施工方便、快速固化的優(yōu)點,適用于各種混凝土表面。膩子型遇水膨脹止水條在使用時,需先將其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涂抹在混凝土表面,具有良好的粘結(jié)性能和密封效果。 制品型遇水膨脹止水條主要由橡膠、聚合物、高分子等原料經(jīng)過復(fù)雜加工而成,具有較好的彈性和耐磨性。與膩子型不同,制品型遇水膨脹止水條需要在特定溫度下硫化一段時間,形成穩(wěn)定的防水層。它的優(yōu)點在于耐磨、耐老化,適用于各種大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如橋梁、隧道、地下室等。
在性能方面,膩子型遇水膨脹止水條具有施工簡便、快速固化的優(yōu)點,但耐磨性和耐老化性相對較差。而制品型遇水膨脹止水條在耐磨、耐老化等方面表現(xiàn)更為出色,但硫化時間較長,施工相對復(fù)雜。 在應(yīng)用場景上,膩子型遇水膨脹止水條適用于一般性的混凝土表面防水,如住宅、辦公樓等建筑。而制品型遇水膨脹止水條適用于大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如橋梁、隧道、地下室等,對防水質(zhì)量和耐久性要求較高的工程。
遇水膨脹止水條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四方面:
1、 在前一段混凝土澆筑完工,沿前后段的界縫粘貼該止水條,可放置于鋼筋的最外面,但至少要有5cm的混凝土覆蓋層。根據(jù)其粘結(jié)力直接粘貼即可,如有必要也可用高強度鋼釘進一步固定。
2、 堵螺栓孔:采用大模板施工的地下室外墻,支模時內(nèi)、外兩側(cè)使用了圓錐形塑料套管。待穿墻螺栓和套管拆除后,留下了兩頭帶錐度的圓孔。可制作與套管尺寸和形狀相同的圓錐形水泥砂漿棒進行封堵,堵孔時將墻上的孔內(nèi)清理干凈并濕潤,在水泥砂漿棒圓錐表面抹少許素水泥漿,塞入孔內(nèi),孔外再用1:1水泥砂漿封堵抹平。待砂漿硬化后,從墻的另一側(cè)向孔中塞進止水條,再如法塞入水泥砂漿棒。
3、 堵水平施工縫:堵水平施工縫的方法比較簡單,可直接把止水條臥放在下段外墻上口的居中位置,用小滾筒略加碾壓,排除止水條和混凝土間可能貯留的空氣,并利用止水條的粘性,與混凝土表面粘結(jié)在一起。注意不能把止水條拉細,也不能皺褶?捎没炷龄撫敯4-5m的間距把止水條釘在混凝土上,以防再次澆筑混凝土?xí)r止水條產(chǎn)生移位。
4、 堵豎向施工縫:分區(qū)分段澆筑混凝土,或?qū)嵭行∷鞣侄问┕,或(qū)嵭行×魉侄问┕,混凝土外墻也會出現(xiàn)豎向施工縫。止水條的抗拉度低,如豎向懸置,止水條甚至?xí)虺惺懿涣俗灾囟焕瓟啵鸩坏綉?yīng)有的止水作用。因此,在處理地下室外墻豎向施工縫時,可將很細的鋼絲或窗紗剪成適當寬度的長條,把止水條包緊,使它具有一定的強度,然后用混凝土鋼釘釘在墻一側(cè)已澆筑的混凝土上,經(jīng)小滾簡碾壓后,止水條便粘合在混凝土上了
施工縫安裝遇水膨脹止水條:將包裹在遇水膨脹止水條外面的隔離紙撕掉,把止水條直接安設(shè)在施工縫混凝土表面上,每隔80~120cm加設(shè)一水泥釘,將止水條與混凝土釘牢,以免錯位;用滾筒滾壓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上表面,是止水條與混凝土表面密貼、牢固;止水條需要接頭時,將要搭接的兩根止水條端頭6cm范圍內(nèi)分別用刀切成斜面或壓扁1/2,上下重疊搭接,用手壓,使其與混凝土表面緊密接觸,再在搭接中部用水泥釘釘在混凝土上或水平錯接6cm以上,錯接部位兩根止水條間不得有空隙,并用水泥釘分別將錯接部位釘在混凝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