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干凈,有浮灰或其他污物,嚴重影響與面層的結合;
(2)施工時,墊層(或基層)表面過于干燥,鋪設面層后,水份散失,使得強度不高,面層與墊層粘結不牢,若干燥的墊層(或基層)未經(jīng)沖洗,表面的粉塵難于清除,對面層砂漿也起一定的隔離作用;
(3)墊層(或基層)表面有積水,在鋪設面層后,積水部分水灰比大影響面層與墊層見的粘結,易使面層空鼓;
(4)為了增設面層與墊層間的粘結力,需用刷水泥漿結合層,若刷漿過早,鋪設面層時,所刷的水泥已風干硬結,不但沒有結合力,反而起了隔離的作用。若采用掃漿的方法,由于干水泥面不易撒勻,澆水也有多有少,容易造成干灰層、積水坑,將出現(xiàn)今后面層空鼓的現(xiàn)象。
(5)門口處磚層過高或磚層濕潤不夠,使面層砂漿過薄以及干燥過快,造成局部面層裂縫和空鼓。
對于已經(jīng)存在地面空鼓的廠房,建議采用南漿系列產(chǎn)品進行灌漿修復處理。將水泥地面空鼓位置灌注飽滿,確保建筑的整體性、耐久性,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原始的修復方式是鑿除,重新打混凝土,不僅費時費工,而且切割、鑿除過程中會對混凝土產(chǎn)生振動破壞,使空鼓面積擴大;更常見的問題是,重打混凝土后仍存在產(chǎn)生空鼓的可能!
空鼓修復方法的對比表
序號 |
修復方法 |
主要步驟 |
適用的現(xiàn)場 |
特點 |
1 |
切除后重新打混凝土
|
將空鼓位置全部切除,地面清理干凈,做界面處理,重新打混凝土。 |
未交付使用的工程,工期要求不高,有充裕的時間。 |
現(xiàn)場停用,對業(yè)主產(chǎn)生較大影響,工期較長。 振動破壞,使空鼓面積擴大。 重新打混凝土時,存在二次空鼓的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