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支座問題是問復合材料支座設計中的較常見的問題。復合材料主要由橡膠(黃膠、綠膠、藍膠)、耐火橡膠及其他填充料制成。本節(jié)我們將對橡膠支座問題做一個較基本的介紹。解決橡膠支座問題的基本思路先設計一個簡單的工廠中常用的復合材料支座,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支座線的設計。本例中選擇的是電木橡膠+黃膠即以黃膠為基本填充料、以電木橡膠為主要填充料。為了保證強度,橡膠支座中可能有一個前導線或一個支撐條。支座線參數設計則要考慮到,橡膠支座相鄰兩個端點位置的相對位置關系及橡膠支座實際承受力(包括彎矩、剪力);也考慮到起到一定約束作用的支撐條起到約束作用的越大越好。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橡膠支座設計的三條基本步驟:
1、已知材料的相對拉伸曲線,設計橡膠支座線的相對拉伸曲線。
2、當然,此處需要根據橡膠支座線的相對拉伸曲線進行尺寸設計。
3、已知需要預留多大的位置可以作為橡膠支座支架(其中有一些類似于f535鋼箍、f480硬鋼等特殊設計)。(以下給出關于橡膠支座支架寬度、阻尼系數、mpc內阻的計算方法)測試實驗結果的設計方法(測試曲線見結尾)上面的方法并不簡單,如若我們不能測得受力情況,其定會造成不好的成績,這是本題考點的設計過程。所以,本題對測試、控制設計、實驗方法都有不同的要求。
常用的測試方法主要有三種:
1、組合平面靜壓測試儀:解題過程應該選用兩個“接頭”測試;“大起”方法在同一平面進行,“小起”方法在不同平面進行。如下圖所示
2、環(huán)式強度位移傳感器:如根據相應的kmax等考慮設計;位移變化可以量化測定(根據“大起”方法測定);如下圖所示
3、io技術:設計者可以采用io傳感器進行輔助測試(阻尼變化量化測定,即無定向變量)。如下圖所示之前的曲線1是關于零件長度方向的,它可以通過其它方法測得位移的。這次的曲線2主要關于短度方向,其測定方法為:將長度方向的四個點與短度方向的兩個點連接在一起,使用三維測量曲線3計算短度方向的三個點,這樣便可測定短度方向的三個點。
測定位移主要對應io線測量法,而不是mpc法。io線利用矢量方向進行測量,在測定孔間距時,可根據孔距進行四個點的縱向位移,這是應該檢查的一個重要步驟。設計橡膠支座線結構一個簡單、可靠的橡膠支座:如下圖所示,可見四個點連接在一起分布于縱向位移平面上,以下列出四點位移測量圖。
四點的測量應滿足下列規(guī)則:
1、應滿足定向性測量(判斷阻尼值測定在哪個位置)。
2、縱向4點位移均垂直,縱向2點位移垂直 橋梁支座承重點的選擇由橋梁長度、橋梁本身的剛度和橋梁的結構承載能力等因素確定,在交通工程中又稱其橋面形式。橋梁承重點的選擇根據橋梁基礎的自重、對橋梁跨徑增加的要求、橋梁的造價和橋梁運營的成本等方面進行確定。
橋梁支座承重點也應按結構有限元分析要求進行選擇。
1、結構自重在橋梁中,橋梁基礎的重量是所有橋梁安穩(wěn)性的較主要決定因素。在橋梁結構中,橋梁基礎的重量隨著橋梁跨徑的增加而增加,橋梁基礎的重量只有兩種選擇: (1)鋼筋混凝土、 (2)鋼筋混凝土、 (3)復合材料橋梁中。其中,鋼筋混凝土橋梁的橋面承重點僅選擇70kn/30t到40kn/30t左右;鋼筋混凝土橋梁橋面支座承重點較多,可選擇70kn/35t到10kn/50t左右;復合材料橋梁橋面支座承重點適中,約在350kn/15t到60kn/15t左右。
2、橋梁本身的剛度軸壓力和軸承剛度就是對橋梁橋面的剛度要求,橋梁自重和軸壓力決定橋梁橋面剛度的大小,橋梁本身的剛度直接影響橋梁橋面支座承重點的選擇。橋梁的軸壓力一般表現為彈性系數或者系數不大于10%,上述兩個都是處理同一個橋梁的情況下,每一個橋梁橋面承重點都是一樣的情況下,軸壓力比軸承剛度比相應的橋梁自重略小一些,這是因為軸壓力與橋梁自重不是一個平面上對稱的方向力,換句話說只要這個橋梁本身的自重不是很大,軸壓力比較低則橋梁橋面支座承重點可以相應小一些。軸荷剛度不大于倍標準荷載時,橋梁自重小于
3,可根據整個橋梁和橋面的抗側剛度和邊跨的l0-10級別平面角矩陣求得橋梁的較大平面角矩陣p=-8。在橋梁軸壓力正常情況下,橋梁軸荷剛度不大于倍標準荷載時,橋梁軸荷剛度相應放大倍數應小于2倍;橋梁軸荷剛度較大的情況下,橋梁自重的再放大倍數應小于2倍。
橋梁本身的承載能力對橋梁在平面中的橋面所承受的較大凈載荷和力的設計應滿足橋梁的特殊荷載,換句話說就是橋梁橋面的凈承載能力。按照一般強度要求的規(guī)范要求,每一座橋梁橋面支座承重點可確定為60kn/3t到60kn/6t左右,也可選擇70kn/40t、750kn/50t、80kn/70t等。根據橋梁平面上要求的橋梁自重和橋梁橋面自重相比橋梁橋面所需承載的功率,橋梁橋面所需的功率可選為到不等。用橋梁自重來估算橋梁橋面所需的承載力時,只有每一噸橋面能承受的較大功率在橋梁自重的2倍,按照150kn/40t來計算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