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 石頭刻字 GRC假山山月園供
碗場壩生態(tài)廣場山水摩崖石刻
項目概況:嵐皋縣,隸屬于陜西省安康市,位于陜西南部,大巴山北麓,南與重慶市城口縣接壤,北與安康市漢濱區(qū)、西與紫陽縣、東與平利縣相鄰,相當(dāng)高海拔2641米,相當(dāng)?shù)秃0?31米,國土面積1956平方公里,全縣轄15個鎮(zhèn)198個行政村,4.4萬戶17.6萬人(2013年)。嵐皋南宮稻田獲選"中國美麗田園、2012中國相當(dāng)佳休閑小城 、中國相當(dāng)美的小城之一,南宮山廣場是嵐皋市政重點形象工程。
嵐皋南宮山廣場摩崖石刻藝術(shù):
嵐皋南宮山廣場摩崖石刻藝術(shù)是繼假山瀑布后的另一項特色。
在南宮山廣場的西邊崖壁上,盡是石刻藝術(shù)的體現(xiàn),在山崖刻上了歌詠嵐皋的詩句。這些詩句,也是嵐皋相當(dāng)初的記憶。
雖然唐朝時期還沒有嵐皋這個縣名,但是已經(jīng)有偉大的詩人在這里留下熠熠生輝的名句。唐代***的邊塞詩人岑參就曾寫下“夢暗巴山雨,家連漢水云”的佳句。而白居易則寫下過“唯是相君忘未得,時思漢水夢巴山”的句子以表達對于這片土地的熱愛。從唐朝詩人的筆下不難了解,巴山漢水便是嵐皋地理位置的相當(dāng)好描繪。田園詩人王維的句子則顯得更優(yōu)美:“瀑布杉云常帶雨,夕陽蒼翠忽成嵐”。嵐皋多霧的特點遠在唐朝就被人所知。
元朝詩人脫脫不花的句子則是贊頌嵐皋境內(nèi)一***中外的景觀——南宮山的。南宮山是嵐皋縣的一張名片,許多人未知嵐皋便知南宮。萬叢靈隱筆架山,無須世外覓桃源;宋代衣冠無足較,春風(fēng)仍留南宮觀。南宮山古代又稱筆架山。
清代的句子對于嵐皋這個地域開始有了一個比較清晰地認(rèn)識,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磚坪營”的稱謂,這便是嵐皋縣的前身。
蘇氏山水將這些句子從浩瀚的卷帙之中尋覓得來,充分挖掘了嵐皋的歷史人文。將這些詩句刻于廣場摩崖之上,對于找尋嵐皋的遠古記憶,推動縣內(nèi)的文化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體現(xiàn)了蘇氏山水造景的獨到之處,造景與挖掘歷史并行,讓古代人文光耀現(xiàn)代。
摩崖石刻藝術(shù)
蘇氏山水(山月園)摩崖石刻的文化藝術(shù)價值,首先文字書法是一門高雅藝術(shù),它抽象了天地萬象之形.熔入了古今圣賢之理,書法被稱為第二張臉,一定程度上代表書寫人的性格學(xué)養(yǎng),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shù)。那么摩崖石刻的書法刻字更是代表了一個城市一個地方一個景觀的門臉,好的摩崖石刻作品更是傳承了文字書法藝術(shù)之大美.摩崖石刻藝術(shù)的歷史價值更是不能忽略,它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從人類有記事以來,第一宗傳承就是石刻,它記載著一個時代的興衰,也記載著各類工藝的傳承,無論人類的文化歷史如何變遷,摩崖石刻是相當(dāng)好的保存歷史的載體之一。
在嵐皋,蘇氏山水(山月園)用自己獨特的手法記載了前進的路程,在嵐皋,南宮山廣場那浩瀚的瀑布、激昂人心的石刻藝術(shù),深深的融入人們的心中。蘇氏山水(山月園)已經(jīng)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走遍祖國的大好山河,為祖國添姿添彩。你們呢?又是如何記錄成長的!
聯(lián)系我時請說明來自志趣網(wǎng),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