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當不但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它的圖案、文字有助于了解古人的歷史淵源、習俗好尚,并對古代歷史地理、思想意識的研究有相當?shù)膮⒖純r值。可將瓦當進行如下分類:其中按大的形制區(qū)分有半圓形、圓形和大半圓形三種;按質(zhì)料區(qū)分有灰陶瓦當、琉璃瓦當和金屬瓦當三種;而以紋飾內(nèi)容來區(qū)分可分為圖案瓦當、圖像紋瓦當和文字瓦當三大類。其中最后的紋飾分類,是目前集藏界最為重視的,也是收藏和投資瓦當?shù)膫?cè)重點所在。如漢代多為篆體書的文字瓦當,到了王莽時期則流行一種“四神瓦當”。步入三國兩晉時期瓦當邊緣則有鋸齒紋。東晉后期,開始出現(xiàn)表面黑色磨光的板瓦,檐頭板瓦一端開始加厚,并壓印紋飾,為后世“滴水”的雛形,唐代“滴水瓦”已普遍應用。早期“滴水”與瓦身的夾角一般為直角,晚期則增加至一百度以上,以利流水外泄,具有很高的科學性。正因如此,唐宋以來,瓦當已引起了好古者的重視,在唐宋文獻中記載有當時人用瓦當做成硯臺使用。清代隨著金石學的興盛,瓦當收藏之風大盛,許多象陳介祺、羅振玉這樣的大學者都傾心于瓦當?shù)乃鸭c研究,康、雍、乾時期開始了對瓦當?shù)膶n}著錄,而對它的專題研究則是二十世紀后五十年的事情了。
秦代十二字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