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葛根提取物
英文名稱:Kudzu Root P.E.
原料別名:葛條,甘葛,葛藤,無渣粉葛。
植物來源:豆科植物葛根Pueraria lobata (wild)的干燥根。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落葉藤本,長達10m,全株被黃褐色粗毛。塊根圓柱狀,肥厚,外皮灰黃色,內(nèi)部粉質(zhì),纖維性很強。生于山坡草叢路旁及疏林中較陰濕的地方,秋、冬二季采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坡林下陰濕處,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qū)。日本產(chǎn)葛根主產(chǎn)于長野、岐阜縣。中國產(chǎn)于湖南、河南、廣東、廣西、浙江、四川、臺灣等省。韓國也產(chǎn)。多年生落葉藤本,長達10m,全株被黃褐色粗毛。塊根圓柱狀,肥厚,外皮灰黃色,內(nèi)部粉質(zhì),纖維性很強。
檢測方法:TLC
外觀:棕色至純白色粉末
產(chǎn)品規(guī)格:總異黃酮40%,80%,總黃酮40%,10:1(本品),葛根素98%
有效成分:葛根素,葛根黃酮 葛根異黃酮
物理性質(zhì):熔點187-189°C。低含量的為棕色粉末,高含量為白色針狀結(jié)晶粉末, mp 187℃。甲醇中溶解,乙醇中略溶,易溶于熱水。
產(chǎn)品包裝:內(nèi)用雙層塑料袋,外用鋁箔袋或紙板桶
包裝規(guī)格:1kg/鋁箔袋,10Kg/桶、25Kg/桶
儲存條件:置于陰涼干燥、避光,避高溫處。
保質(zhì)期:兩年
微生物(非輻照):總菌落數(shù)≤5000CFU/g;霉菌和酵母菌≤500CFU/g;
沙門氏菌:Negative;大腸桿菌:Negative。
總灰分≤5%,酸不溶灰分≤2.0%;
干燥失重≤5.0%;
重金屬≤10ppm(Pb≤2ppm,Hg≤1ppm,Cd≤0.5ppm,As≤2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