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施工
無筋擴展基礎、擴展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和巖石錨桿基礎。鋼筋混凝土墊層是鋼筋混凝土基礎與地基土的中間層,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綁扎鋼筋,也起到保護基礎的作用,都是素混凝土的,無需加鋼筋。如有鋼筋則不能稱其為墊層,應視為基礎底板。
鋼筋混凝土基礎受力鋼筋的保護層:當有墊層時為40mm;無墊層時為70mm。
關于墊層的厚度在(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中第8.2節(jié)中規(guī)定
擴建基礎的墊層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10。
現(xiàn)在一般較大面積承重墻中開大門窗洞口或半墻高處加承重梁時,一般均是全部拆除門洞過梁及新增承重梁結(jié)構(gòu)的墻體,或者搭設承重及側(cè)向維穩(wěn)腳手架卸載后,然后新增梁的施工工序,F(xiàn)澆樓板鋼筋和鋼筋間距分析如下,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下于100mm時為6或8mmm;h=100或150mm時為8或12mm;h大于150mm時為12約16mm;采用現(xiàn)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于6mm,預制板時不應小于4mm。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于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于200mm,當h大于150mm時不宜大于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墻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
擴建基礎指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和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在無筋擴展基礎中不必使用墊層。無筋擴展基礎指由磚、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墻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