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活性炭2-4常規(guī)炭生產(chǎn)廠家
活性碳
活性碳(AC)是一種常見的吸附材料,主要有粒狀和粉末狀;钚蕴靠捎脛又参、煤、石油、紙漿廢液、廢合成樹脂及其他有機殘物等,經(jīng)粉碎及加粘合劑成型后,經(jīng)加熱脫水、炭化、活化而制得。
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特別發(fā)達的微孔,通;钚蕴康谋缺砻娣e高達500~1700m2/g。活性炭的微孔容積約為0.15~0.9mL/g,表面積占總表面積的95%以上。
活性炭的吸附以物理吸附為主,但由于表面氧化物存在,也進行一些化學選擇性吸附;钚蕴渴悄壳皬U水處理中普遍采用的吸附劑。
其中粒狀炭因工藝簡單,操作方便,。
國外使用的粒狀炭多為煤質或果殼質無定型炭,國內多用柱狀煤質炭;钚蕴恐饕俏剿械陌狈肿有问降牡,無選擇性,吸附容量有限,所以脫氮效率很低。
活性炭纖維
隨著我國人口數(shù)量的不斷增長和工農(nóng)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水質環(huán)境也愈加惡化。大量含磷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排入江河湖海中,會引起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過量的磷還會嚴重危害海洋環(huán)境,引起赤潮。雖然氮磷都是生物的重要營養(yǎng)元素,但藻類等水生生物對磷更為敏感,而且當水體中磷的濃度達到0. 02 mg /L 以上時,對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就起明顯的促進作用,探索適合我國國情且經(jīng)濟有效的除磷工藝和方法,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廢水除磷方法主要有化學法、生物法和吸附與離子交換法等;瘜W法除磷處理系統(tǒng)操作簡單,抗沖擊性強,但產(chǎn)泥量較大且難于處理,容易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由于處理過程中化學絮凝劑的使用,會使處理成本增加。生物法除磷工藝運行操作復雜,穩(wěn)定性較差,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且磷含量超過10 mg /L 時,出水就很難達標排放。
微電解法,具有運行費用低、工藝簡單,效果明顯的優(yōu)點,還可以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作為一種處理廢水的新技術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該法針對含磷廢水方面的研究還很少,本研究在傳統(tǒng)微電解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由于粉煤灰中含有未燃盡的碳,可與鐵屑之間形成較傳統(tǒng)鐵屑法更多的原電池,雙重原電池的形成會增強系統(tǒng)的除磷能力,同時粉煤灰本身也有一定的除磷作用,將這兩種工業(yè)廢料組合起來使用比單獨使用除磷效果更佳,且這兩種廢棄物價格低廉來源豐富,達到了以廢治廢,變廢為寶的目的。將粉煤灰和鐵屑兩種工業(yè)廢料組合起來,進行含磷廢水的處理,通過實驗確定各影響因素的最適宜條件,為進一步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活性炭纖維(ACF)是一種新型吸附功能材料,它以木質素、纖維素、酚醛纖維、聚丙烯纖維、瀝青纖維等為原料,經(jīng)炭化和活化制得。
與活性炭相比較,ACF具有特有的微孔結構,更高的外表面積和比表面積以及多種官能團,平均細孔直徑也更小,通過物理吸附、化學吸附以及物理化學吸附等方式在廢水、廢氣處理、水凈化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纖維狀活性炭微孔體積占總孔體積90%左右,其微孔孔徑大部分在1nm左右,沒有過度孔和大孔。比表面積一般為600~1200m2/g,甚至可達3000m2/g。
活性炭纖維脫附再生速率快,時間短,且其性能不變,這一點優(yōu)于活性炭。
ACF成品可制成氈、布、紙片等形狀,在實際應用中更為靈活,操作也更為簡易方便,并且具有一定的強度,耐破損,克服了粒狀和粉狀活性炭在操作過程中形成的溝槽和沉降等問題。
與活性炭一樣,活性炭纖維吸附時無選擇性,主要用于吸附有機污染物,而對氨氮吸附量有限,一般用于煉油廠綜合廢水處理。
煤質吸附劑
活性炭是一種優(yōu)質吸附劑,但價格昂貴,再生困難,使其使用受到限制。因此,開發(fā)制造廉價的代用品具有重要意義。褐煤、長焰煤、無煙煤等具有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積,用其制取煤質吸附劑具有遠大前景。
煤質吸附劑對廢水中金屬離子、氰化物、揮發(fā)酚等都有去除作用,吸附能力強,而且價格低廉,無需再生。將煤與濃硫酸或發(fā)煙硫酸反應生成磺化煤,可用于處理TNT廢水,吸附后用或乙酸乙酯加乙醇很容易解吸,可反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