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洗煤水用聚丙烯酰胺 PAM聚丙烯酰胺
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最常用的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一般在1000—1800萬之間,不同粒度組成的煤泥水要選用不同分子量的絮凝劑。聚丙
烯酰胺又可分為陽離子型,非離子型和陰離子型三種,使用時要與煤泥水的pH值相吻合,陰離子型的適于偏堿性煤泥水,陽離子型的適于偏酸性煤泥水,
陰離子型和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混合使用,煤泥水絮凝沉淀效果更好。
聚合硫酸鐵是一種無機高分子絮凝劑,70年代由日本研制成功,80年代初得到廣泛使用,我國1985年以后開始大量生產和使用,聚合硫酸鐵帶有多個
羥基,有較好的電中和性和絮凝架橋性能,它比較穩(wěn)定,不受溫度影響,對可溶性離子和pH值適應性強。聚合硫酸鐵價格便宜,無毒無害,作為煤泥水的
絮凝劑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硫酸鋁屬于無機鹽類絮凝劑,溶于水后分解成帶正電荷的三價鋁離子,能吸附煤泥水中帶負電荷的懸浮微粒,中和其表面電荷,形成煤泥絮團,凝聚
沉淀。硫酸鋁與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可彌補單用聚丙烯酰胺不能絮凝粘土質和有機質微粒的缺陷。
但是,它存在如下問題:
a) 該方法只能去除其中大部分煤泥, 其余細粒煤泥則留在溢流中, 并在系統(tǒng)中反復循環(huán)逐步積累, 導致循環(huán)水濃度增高與濃縮效率降低的相互影響惡
性循環(huán), 煤泥可浮性差。
b) 洗水平衡難以控制, 閉路循環(huán)無法實現(xiàn)。
c) 煤泥水達到一定濃度, 為保證循環(huán)水濃度勢必排放而導致煤泥流失。
d) 濃縮設備龐大, 繁多。
二、 無預濃縮煤泥水處理方法
也稱為煤泥水直接浮選法。即煤泥水不經濃縮機澄清濃縮, 而全部通過浮選處理, 浮選尾礦經混凝澄清后即得循環(huán)水。其中,以加壓溶氣浮選法為主
,它的基本原理是:煤泥水中加入絮凝劑后,按一定比例溶入空氣,然后送入上浮槽中,溶解的空氣析出,產生微氣泡,微氣泡附著于絮團或絮團表面,
從而形成固、液、氣三相絮團,借助于絮團中眾多微氣泡使絮團上升,固液得以分離。
煤泥水氣浮處理效果的好壞取決于下列因素:
(1) 溶氣質量研究表明,微氣泡尺寸在50μm以下,氣浮效果,超過100μm,氣泡和絮團粘附率較差。可采用氣水分割混合、反轉混合、經向混合
、霧狀接觸及幕狀接觸等形式,使水氣廣泛接觸和溶解,達到高速高效溶氣的目的。
(2) 煤泥水的性質氣浮法對微細粒煤泥去除效果較好;入料濃度高時固體去除率高,但出水水質較差,入料濃度低時,固體去除率雖低些,但出水水質
好,且藥劑用量省。
(3) 氣浮藥劑氣浮的絮凝劑常用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烷苯基磺化醚類作表面活性劑。藥劑的用量與入料濃度及出水濃度要求有關。中性時絮凝
劑混凝效果較好。
煤泥水直接浮選法的優(yōu)點為:
a) 大幅降低了循環(huán)水濃度, 據介紹可降到1g/L~2g/L , 甚至可達0.5g/L 以下。
b) 改善了煤泥的粒度組成和可浮性。
c) 由于補充清水和浮選原礦稀釋水大量減少, 可節(jié)水1/3~1/2。
d) 提高了精煤回收率。
e) 減少了設備和占地。
f) 促進了尾煤的有效回收, 為實現(xiàn)洗水閉路循環(huán)和保護環(huán)境提供了有利條件。
但是,同時采用該方法應該考慮以下問題:
a) 選煤的噸煤水耗愈低、煤泥水濃度愈高, 則它在技術經濟指標方面的優(yōu)越性愈顯著。
b) 從管理方面看, 流程中各工藝用水與浮選設備能力之間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即工藝用水量不能大于浮選設備的總處理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維持洗水的
平衡。
c) 嚴格控制其分級粒度, 以確保浮選入料的粒度上限, 并保證浮選機入料量均衡。
d) 浮選尾煤水必須徹底澄清, 應添加高效凝聚劑。
三、部分預濃縮煤泥水處理方法
鞏義市藍宇凈水材料有限公司聯(lián)系人:王經理